色差指的就是人眼觀察到物體顏色上的差異,它可以是色相差,諸如紅、黃、綠;也可以是明暗差,如深藍、淺藍。傳統(tǒng)的色差分辨方法,就是觀察者的主觀評價。不過由于不同觀察者的辨色差異,就很難統(tǒng)一人們對顏色的認知,為了準確的評價產(chǎn)品顏色,就可以通過
便攜式色差儀來進行測量。
便攜式色差儀的基礎功能就是檢測樣品越標準品之間的色差,并且可以得出lab值、色差值ΔE,以及分光反射率,可以幫助用戶更加準確的測色配色。它可以通過測量物體的反射光相對光譜功率分布情況,得出物體表面的反射光譜。對比樣品反射的光能量和同樣條件下標準反射的光能量進行比較,再和CIE光譜三刺激相乘、積分,通過一系列復雜的計算,得出被測物體表面的三刺激值、色度坐標、色差等多種參數(shù)。
下面咱們就來了解下便攜式色差儀的配色流程:
1、設備校正。即使工作設備處于正常與工作狀態(tài)的手段與方法。色彩復制技術中所使用的設備如果不能正常而穩(wěn)定工作,則會使色彩復制的結果無法預知與控制,因此進行色彩管理流程的工作,就是對相應的設備進行校正。
2、色彩轉換。該儀表之所以比單純的儀器更具優(yōu)勢,除了測量結果更加準確之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測量結果可以用于色彩轉換。不同行業(yè)、不同設備的色域是有區(qū)別的,想要更加準確的匹配顏色,就需要結合各種色空間數(shù)據(jù)。支持多種色度指標,可以滿足廣大用戶的色彩轉換需求。
3、設備特性化。配色不能簡單使用測色儀器,還需結合人眼目視觀察,進行綜合分析判斷。人眼目視觀察顏色,須在D65等標準光源下進行。主要通過波長和反射率來表征顏料的三個屬性,則主要通過多個角度的L*a*b*值進行表征。
希望上述內(nèi)容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儀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