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真的了解“保質期”的具體含義嗎?
在日常生活中,“保質期”這個詞是消費者熟悉不過的。買食品要看看生產日期、保質期,買藥品也會看生產日期和有效期,就連買化妝品的時候還是要看……
但是,您真的了解“保質期”的具體含義嗎?在此,青海省消費者協會就從食品、藥品和化妝品三大塊來分別談談“保質期”。讓消費者讀懂、運用商品“保質期”,健康消費。
食品保質期通俗講就是食品的“佳食用期”,也就是在食品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,保持食品的質量(品質)的期限。這意味著,在此期限內,食品的所有標志(感官要求、理化指標、衛生指標)都符合標簽上貨產品標準的規定。
而食品的保存期則可以理解為“有效期”,也就是在標簽規定的條件下,食品的終食用期,超過此期后,食品的感官特性、理化指標、衛生指標都可能不再符合產品標準要求,甚至發霉變質不能食用。
根據《食品安全法》規定“禁止生產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”。也就是說,“保存期”已經名存實亡,沒有實際意義了。
食品的保質期如何認定
食品保質期由食品生產經營者根據食品原輔料、生產工藝、包裝形式和貯存條件等自行確定。而企業則是基于《藥典》的規定和實驗室數據雙重確定。在制定一種食品保質期前,需要對食品進行微生物試驗、理化試驗及感官檢查等客觀的質量變化分析。以判斷食品是否變質。一般而言,食品的保質期是食品開始變得不好吃的天數乘以0.7或0.8得來。
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要符合《食品安全法》、國家標準GB7718—2011《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》等法律法規對食品保質期的要求。
散裝生鮮食品則建議遵守上述規定。按照《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規范》,超市自制的生鮮產品,如可以直接烹調的配菜、熟食鹵味等保質期不得超過當日。
一般而言,某類食品的保質期在行業中都已形成約定俗成的保質期限,比如方便面大部分保質期都在6個月;而超高溫滅菌奶基本在6-9個月,巴氏奶保質期是7-15天,存儲條件為2-6℃,但因包裝方式、生產工藝不同,牛奶的終保質期也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