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D Diver是一種集 電導率(Conductivity)、溫度(Temperature)、深度(Depth) 測量于一體的高精度水文監測設備,廣泛用于地下水、地表水及海洋環境的長期連續監測。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多參數同步采集,分析水體的物理化學特性變化,為水文地質研究、環境評估和工程管理提供數據支持。
一、技術原理與設計特點
1. 多參數集成傳感器
- 電導率:通過電極測量水體的離子濃度(單位:μS/cm或mS/cm),反映鹽度或污染程度。
- 溫度:采用高穩定性熱敏電阻(精度±0.01℃),監測水溫變化及熱分層效應。
- 深度/壓力:基于壓阻式傳感器(量程可達200米水柱,精度±0.1% FS),換算為水位或壓力數據。
2. 數據記錄與存儲
- 內置存儲器可存儲 10萬組以上數據,支持自定義采樣間隔(如1分鐘~24小時)。
- 低功耗設計(典型電池壽命1~5年),適用于無人值守的長期監測。
3. 防護與適應性
- IP68防護等級,耐腐蝕鈦合金外殼,適應淡水、海水及惡劣環境。
- 自動溫度補償功能,確保電導率測量在-5℃~50℃范圍內穩定。
二、核心功能與應用場景
1. 水文地質監測
- 地下水動態分析(如水位波動、鹽堿化趨勢)。
- 海水入侵監測(沿海含水層中淡水-咸水界面追蹤)。
2. 環境科學與工程
- 湖泊/水庫水質分層研究(溶解氧、溫度梯度對生態的影響)。
- 工業廢水排放監控(電導率異常指示污染物泄漏)。
3. 海洋與極地研究
- 潮汐、洋流剖面測量,支持海洋環流模型驗證。
- 冰川融水入海過程的鹽度-溫度變化監測。
4. 農業與水資源管理
- 灌溉水鹽度實時評估,防止土壤退化。
- 干旱地區地下水可持續開采量測算。
三、市場定位與競品分析
1. 目標用戶群體
- 科研機構(如大學、海洋研究所)、環保部門、水務公司及工程咨詢企業。
2. 競品對比優勢
- VS 單一參數傳感器:CTD Diver減少設備部署復雜度,降低綜合成本。
- VS 傳統手動采樣:實現連續自動化監測,避免人為誤差。
3. 局限性
- 高濁度或含沙水體中電導率測量可能受干擾。
- 初始購置成本較高(約1萬~5萬美元,視配置而定)。
四、典型應用案例
1. 荷蘭三角洲工程
- 使用CTD Diver監測堤壩滲流區地下水鹽度,預警海水倒灌風險。
2. 澳大利亞大堡礁研究
- 長期部署于珊瑚礁區,分析溫度升高對珊瑚白化的影響閾值。
3. 中國南水北調工程
- 沿線地下水監測站中集成CTD Diver,評估調水對含水層水質的影響。